首届“新时代新风韵”优秀美术作品展新闻发布会 中华文化促进会四届二次主席团会议在深圳召开 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年会 多年的经营过程中,不断优化货源渠道,使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
  • 1
  • 2
  • 3
  • 4
 
专题新闻
政策新闻
本会要闻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导航栏目
本会简介
专题新闻
文化项目
会员单位
国际交流
佛教文化
公益活动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 专题新闻 -> 政策新闻
百场讲坛走进山西运城,宣讲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9-29 16:12:42

        9月29日,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五十场活动在山西运城举行。山西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鲍善冰,作题为《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讲座,并与现场观众和网友进行互动。

  “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演讲伊始,鲍善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国家情怀、忠恕之心、义大于利等优秀文化思想。因此,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可以借助弘扬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的实质是一种共识。”在鲍善冰看来,文化对人的影响分为三个层次:相信、尊崇、追求。人们一旦接受了某种文化,便会视之为“信仰”,坚定地尊崇它、追求它,将其奉为生活的指南、行动的准则。而文化之所以有“以文化人”的效果,是因为文化能够把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塑造为一个群体的共识,并以此引导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自觉自愿行动起来。

  在进一步的论述中,鲍善冰表示,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今天最新的文化,是最与时俱进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建设就要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以文化人”,让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的共识。在鲍善冰看来,传统文化中“孝”的概念深入人心,是对人民进行教化的着力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能将‘孝’简单定义为尊重老人、赡养老人,而是要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注入孝道之中,在保留原有内涵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包含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孝’。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活出自尊,活出人生价值。”他指出,运城市盐湖区是践行这种新“孝”理念的典型代表,通过“孝”道进农村、社区、机关、党校等方式,让新时代的德孝文化深入人心。

  鲍善冰认为,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三件事:塑造共识、形成“信仰”、付诸行动。没有共识一切无从谈起,成不了信仰就不可能成为自觉,没有行动一切都是零。其中,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塑造共识。要做到这点,就要向人民讲好中国故事。在此过程中,讲故事的人不能做照本宣科的“经师”,而要做善于与人互动的“仁师”,让人们真正听懂、学会、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演讲最后,鲍善冰指出,核心价值观建设仅仅做24个字的宣传教育是不够的,人人都要成为积极的实践者。如果每个人都遵守并践行核心价值观,社会问题就会少一些,人民的生活就会幸福一些。核心价值观建设人人有份,离了谁也不行,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本场活动由运城市委宣传部、运城市盐湖区委、运城市盐湖区人民政府、光明网、中国伦理学会承办。光明网、光明网新浪微博、光明云媒客户端、云媒今日头条号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现场视频直播。此外,本场讲坛首次加入12590语音在线直播,用户只需拨打125904030802就可以参与收听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语音在线直播。据了解,直播期间,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微博单条进入热门微博社会类第1名。来自当地的600余位基层干部群众到现场聆听了讲座,来自全国的237万网友收看了节目,21.1万网友通过微博、论坛等参与了交流互动。

 

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0241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41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