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10月12日消息,10月10日,“礼敬中华优秀传统”的森林文化专题展,在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盛装开幕。
本次森林文化专题展的主题分为两部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暨昆虫文化;线韵禅宗:牛晓霆明式家具作品展。
踏进展厅,参观者会立刻被丝丝木香所吸引,那是东北林业大学牛晓霆老师设计的明式家具,这淡淡的香气正是黄花梨木的特有气味,在灯光下,这些家具闪着温润华光,线条流畅却又硬朗,器形阳刚却又内敛,柔和当中又透出蓬勃的生命力,它们有种安静的力量,让观者在浮躁中沉静下来,感受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几百年的文明积淀,就在那阴阳相错起承转合的线条里了。
牛晓霆是明清家具领域的“大咖”。他设计的明式家具在第20届中国国际家具展上广受好评,其作品被收录到中华文化名家艺术成就专题系列邮票电话卡纪念珍藏册,是中国艺术红木家具专委会最年轻的专家顾问。牛晓霆设计的明式家具,有着完美的人体工程学体验,比如椅背呈S形曲线,而扶手方中带圆,握在手中柔润而坚实,不用一颗钉,全都是榫卯结构。最妙的是柜子的两扇门,内有木轴,可拆卸,打开后可以自动关闭。在突出实用价值之外,明式家具还关注人与器物之间的精神联系,以作为自我感悟和理解外物的方式。
展出的大部分家具,材质是缅甸黄花梨木,价值超过二百万元,其中还有两件的材质为阴沉乌木,是埋藏了上千年不蠹不腐的珍贵木材,其价值更是无法估量。
牛晓霆老师介绍,这些作品涵盖了用于书房、中堂、禅堂这三大空间的器物,都是以真实的明代遗存为蓝本,并杂揉了他自己的设计细节。这些家具的原物有不少都已经流失海外,只有图片可供参考,牛晓霆只能通过自己的理解慢慢复原,重现几百年前明代文人的审美雅趣,希望参观者了解亲近,进而保护传承优秀文化传统。
在展览的另一部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暨昆虫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立体微缩模型,在不到一平方米的范围内,将生物系统的循环动态表现出来,其中那些惟妙惟肖的动物是博物馆首次引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的,连小鸟的羽毛都丝丝可见。
据了解,以往的森林文化主题展览,都是用图片配合解说员的解说,但很难达到直观的效果,其结果往往是观者似懂非懂,而在本次展览当中,庞大的生物系统被浓缩成不到一平方米范围内的微缩模型,让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这些抽象难懂的问题,转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模型。
此外,现场展出的二百多种珍贵蝴蝶标本大部分来自海外,其中有很多是在我国境内是无法看到的,尤其是一些闪蝶科的蝴蝶,翅膀往往闪耀着亦真亦幻的金属般蓝色光泽,如同彩虹炫目,美不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