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年轻时,要么思想刚刚开始成熟,要么刚刚踏入社会,此时面临很多重大人生课题,比如学会做人做事、能够安身立命等等。而这些课题,也正是儒家的重要课题;儒家提供的,也正是最恰当、最好的智慧。
孟子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是浩然之气?就是至大至刚之气,也可以说是正气。先要有一身正气,这是做人的根基。
孔子言“吾十五而有志于学”,自此一生不辍;王阳明也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这是做事的根基。
而儒家主张“和而不同”,要求和气,但内心也要有自己独立的意见和品格,这样才能既不耽误为人处事,又能保持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
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也最容易在周围人影响和现实刺激下不讲信用、不讲义字。这样的人,做人已经失败,做事必也做不大、做不久,甚至把自己折进去。于是儒家所极力倡导的“信”“义”,就显得尤其重要,最适合年轻人作为做事和做人准则。
“恕”,又是儒家的一大精神。人在社会上,面临复杂的局面,很多事都是不合理,很多人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没有宽容的态度,不但做不好人、行不好事,甚至连路都可能都走不下去。懂得宽恕,这是一种涵养,也是做人的一种方法和策略。
最能概括儒家精神的一句话,就是《易经》中那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概而言之儒家对于年轻人的要求,就是六个字:做君子,立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