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新时代新风韵”优秀美术作品展新闻发布会 中华文化促进会四届二次主席团会议在深圳召开 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年会 多年的经营过程中,不断优化货源渠道,使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
  • 1
  • 2
  • 3
  • 4
 
专题新闻
政策新闻
本会要闻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导航栏目
本会简介
专题新闻
文化项目
会员单位
国际交流
佛教文化
公益活动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 专题新闻 -> 本会要闻
《传统文化公益行》第三届传统文化研讨会圆满成功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2-11 11:21:25
传统文化公益行
传统文化与新时代

第三届传统文化研讨会



        2019年12月7日-8日,传统文化公益行第三届传统文化研讨会在辽宁省辽阳市举办。届时参与本次活动的大众有1800人左右。此次活动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辽阳市新阶层联合会,辽阳市民盟文化艺术委员会联合主办;辽阳市传统文化研究会,辽阳市大明道德讲堂,辽阳市摇艺学校协办。辽阳市博远绿色素食店,灯塔素食斋承办。

---------------------------------------------------------------------------------------------------

        出席本次活动的主要嘉宾有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主任董德军先生;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唐卡公益基金执行主任代英女士;工信部传统文化委员会副会长、辽宁省慈善总会副会长、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副主任谭凤涛先生;辽阳市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钟素艳女士;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主任刘南方先生;辽阳市民盟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辽阳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正午先生;辽阳市政协委员,民盟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杨勤;辽阳市白塔区统战部部长段德河先生;辽阳市白塔区统战部副部长王喜迎先生;辽阳市新阶层联谊会会长王皓先生;辽阳市新阶层联谊会秘书长范淑婷女士;辽阳市学雷锋标兵、辽阳市好人、辽阳市大明道德讲堂校长王鸿东先生;辽阳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田宏宇先生;辽阳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王丽娟女士;辽阳市人大代表,大明物业总经理王晓春女士;辽阳市那氏正骨医院院长那杰先生;辽阳市乡土文化研究会民俗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少林功力门传人杨中先生。

---------------------------------------------------------------------------------------------------

        传统文化公益行是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发起的在全国各城市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籍此引导广大同胞全面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励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发扬、传承传统文化的行列,为国家建设文明社会、促进世界大同的伟大事业做出应有的努力。


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主任董德军先生


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唐卡公益基金执行主任代英女士


工信部传统文化委员会副会长、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副主任谭凤涛先生


辽阳爱心企业家刘元启先生


嘉宾签到合影留念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主任 董德军先生致辞


辽阳市民盟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辽阳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 刘正午先生致开幕辞


主持人刘馨遥、谭驿麟


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讲师苏钰涵

课程《弟子规在生活中的运用》


       习主席早在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就曾经说到:要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7日上午,苏老师跟大家一起分享课程《弟子规在生活中的运用》,从人际交往的法则、行为举止的规范、言语表达的艺术、以及读书学习的诀窍四个方面和大家一起学习和讨论。



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的讲师

盘锦爱心志愿者发展促进会培训部部长王宏颖

课程《礼在生活中的运用——和谐生活从礼开始》


        王宏颖老师在课程中指出,习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人民日报》王岐山署名文章提出,要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历史智慧和文化营养。法律是他律,道德是自律。实现他律和自律的结合、道德教化和法制手段兼施,让道德和法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实现依法治国。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就是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人敢挑战这八个字。要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让民族文化生命得以延续。王老师从各个层面来解析礼在生活中的运用。



工信部传统文化委员会副会长、辽宁省慈善总会副会长

   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副主任谭凤涛

题目《传统文化改变命运》


       8日上午,谭老师给大家带来《传统文化改变命运》的课题分享。


      谭凤涛副主任在交流中说道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明“道”明“德”。谭主任引用《了凡四训》分别在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个方面进行剖析。


       由仁爱思想衍生的正直宽容、团结友善、修身克己等美德,与我们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高度契合,善待他人,谦恭庄重、宽厚和气、互助友爱,常怀慈善之心;善待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才能培育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新型人际关系和扶危济困的社会心态。

       下午进行了第三届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传统文化研讨会。参与研讨会的嘉宾有主持人刘馨遥,苏钰涵老师,谭凤涛副主任,代英副主任,王宏颖老师。(图片上从左至右)。



代英副主任


谭凤涛副主任


苏钰涵老师


王宏颖老师


主持人刘馨遥

---------------------------------------------------------------------------------------------------

现场图集:









 



 

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0241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41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