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日-4日,传统文化公益行在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举办了第六站。届时参与本次活动的大众有1000人左右。此次活动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主办;彰武县老城街缘源圆传统文化发展中心承办;辽宁省慈善总会协办。
莅临本次会议的领导有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主任董德军先生;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慈善总会副会长谭凤涛先生;全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津贴获得者李静文女士;当代中华新二十四孝、河南省十大道德模范王春来先生;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缘渡传统文化交流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瑞民先生;阜新市大爱无疆文化发现交流中心负责人董海春先生。
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主任董德军先生
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谭凤涛先生
全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全国劳动模范
李静文女士
河南省十大道德模范王春来先生
传统文化公益行是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发起的在全国各城市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籍此引导广大同胞全面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励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发扬、传承传统文化的行列,为国家建设文明社会、促进世界大同的伟大事业做出应有的努力。
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主任
董德军先生致辞

全国劳动模范李静文女士致辞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国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让我们明白现今中国要实现文化强国、文明社会,更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治国理政需要传统文化的智慧:因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借鉴历史经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借鉴历史盛世的政策。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撑: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当代中国人需要有着古人的积极精神与担当。
主持人栾丽(女)、主持人志扬(男)

董德军先生与谭凤涛先生
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谭凤涛先生
分享《传统文化指导人生》
在现场观看了王传来老师的《孝子日记》视频。
古籍《劝孝文》中说过,“世之人,善莫大于孝,不善莫大于不孝。在王春来老师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王春来老师不仅是一位孝子,还是河南省洛阳监狱一级警督,更是一位警察作家。他照顾双双瘫痪在病床上的父母十二年,坚持写亲情日记上万篇,写作的《监狱中队管理学》,填补了国内监狱基层管理理论的空白。
王春来老师还出版了《黑手伸出高墙》等多部长篇小说, 曾获得“当代中华新二十四孝”、“河南省十大道德模范”、“推动中国家庭文明十大致敬人物”、2012年中国“十佳孝贤”等殊荣。
为了给父母治病,王春来老师发明了几十件瘫痪老人的工具,他甚至还学会了打针,号脉,化验血糖等基本的医疗知识和护理知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十二年的孝心,十二年的孝行,给予了父母最深厚的回报,也成就了自己最伟大而平凡的人生。
王春来老师分享《传承忠孝文化 涵养良好家风》
现场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