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电(汪恩民 刘渊)“两岸人民同属中华儿女,对于中华文化具有共同的认同感。”8月15日,在浙江东阳举办的2016中华慈孝文化节上,新党主席郁慕明表示,推动两岸慈孝文化的交流,有利两岸进一步的融合。
自古以来,“孝”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难以分割。早在春秋时期,《诗经》就有了“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描写。从汉文帝的为母侍疾尝药,到北宋黄庭坚为母洗涤溺器,再到元代郭居敬收集编撰而成《二十四孝》读物……“孝”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从未间断过。
“孝是晚辈对长辈的,儿女对父母的,慈是父母对儿女的。我不担心慈,却很担心孝。”面对慈孝文化在现今社会环境下的传承,郁慕明深感担忧。“三代同堂的观念在如今的年轻人看来,似乎是落伍的。年轻人成家结婚后不喜欢受到约束,老人们只能去老人院度过晚年。而与之相对的,在年轻一代的独子独女中,产生了许多的‘妈宝’,这样发展下去,会让社会的负担更重。”
郁慕明强调,西方现在一再强调的“小家庭”,他并不认同。只有慈,哪来孝?“我出生在大家庭,从小的环境就是三代同堂,我的兄弟姐妹有17个,我排行第17,同父同母,这就是大家庭。中华文化之所以可贵,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就是因为有家、有姓氏、有辈分、有族谱,所以才能够传承下来。”
“中华文化因为家的存在,情感才存在。”郁慕明呼吁,应该鼓励年轻一辈将中华文化中优良的传统、习俗传承下去,不要照搬西方的文化习惯,从而伤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辈分等源远流长的优点,这才是真正的尽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