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新时代新风韵”优秀美术作品展新闻发布会 中华文化促进会四届二次主席团会议在深圳召开 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年会 多年的经营过程中,不断优化货源渠道,使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
  • 1
  • 2
  • 3
  • 4
 
专题新闻
政策新闻
本会要闻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导航栏目
本会简介
专题新闻
文化项目
会员单位
国际交流
佛教文化
公益活动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 专题新闻 -> 政策新闻
余秋雨的文化启迪:宁做不成功君子 不做很成功小人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9-02 10:23:12

  9月1日电 “宁可做一个不太成功的君子,也不做一个很成功的小人”,近日刚满70岁的余秋雨1日在兰州如是劝诫年轻人。他说,中国文化要做减法,不要做加法,只有减法才能显示其筋骨和力量,也是成为君子的途径。

  9月1日,余秋雨做客兰州《金城讲堂》。在逾两个小时的报告中,这位刚刚古稀之年的老人以丝绸之路的变迁为主脉,通过编年体的形式,系统梳理了中国文化史的变迁。或因余秋雨曾与自己约定“70岁后不再演讲”的缘故,位于黄河岸畔的兰州音乐厅当日座无虚席。


  余秋雨,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他的代表作《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散文集,为新时期散文的文化回归开了先河,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与先生的初次“相识”或许还是中学课本里的那篇著名的《道士塔》。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王道士发现了藏经洞,这些是巧合吗?余秋雨谈及那段中华民族屈辱历史时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最危难的时刻,中华文化通过神秘力量的方式发芽,“就像一个被打倒爬在地上奄奄一息的人,突然听到童年时代的歌声,然后踉踉跄跄地站了起来,这就是文化的启迪”。

  “我们没有万劫不复,在文化的启迪下,我们度过了接近可能灭亡的关口。”他认为,中国古代的统治者用长城守住农耕文明,但同时又主动开辟丝路通往西域,这在世界上是一个最佳示范,“无边界的通与无边界的守”,中国在这方面做到了世界第一。

  余秋雨说,作为中国文化主脉中非常重要的一脉,丝绸之路是由一个绿洲接着一个绿洲,世界文明由此进行组合在一起。“在地球上,我找不到还有另外一条路,像丝绸之路这样把人类文明承接得如此灿烂。”

  他最后劝诫年轻人说,生活贫苦的时候讲究吃好喝好,但现在生活好了都提倡减肥,中国文化也是这样,只有做减法才能显示出其筋骨和力量,做君子不做小人,多要做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的人。“做君子,不做小人”,这也是中国文化做减法以后的结论。


 

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0241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4103号